2020年4月28日 星期二

合約是甚麼(1)? -名稱問題-



在台灣,合約這個概念法律上的通常用語是「契約」。

例如民法第153條第一項規定:當事人相互表示意思一致者,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,「契約」即為成立;又例如民法第345條第一項規定:稱買賣者,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移轉財產權於他方,他方支付價金之「契約」。
  
除了這兩個例子之外,其它有涉及合約概念的條文,通常也都會使用「契約」這兩個字來說明合約這個概念。像是消費者保護法第2條第九款(定型化「契約」)、保險法第43條第一項(保險「契約」,由保險人於同意要保人聲請後簽訂)等等,也都使用「契約」這兩個字來表示合約這個概念。

此外,因為法律條文中通常使用「契約」來表示合約這個概念,所以官方也通常會使用「契約」來表示合約。例如行政院全球資訊網中,有一個定型化「契約」範本的網頁(網頁連結:https://www.ey.gov.tw/News4.aspx?n=4F9D46C1503F2B7D),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
  
但是,同樣的概念到了大陸,就掛了另外一個招牌。
  
大陸的通常用語是「合同」。

 1999101日,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布施行了合同法,這部法律的第二章「合同的訂立」、第三章「合同的效力」、第四章「合同的履行」、第五章「合同的變更和轉讓」以及第六章「合同權利義務終止」等等,全部都使用「合同」這兩個字來表示合約這個概念(條文參考連結:http://www.npc.gov.cn/wxzl/wxzl/2000-12/06/content_4732.htm)。此外,大陸保險法第二章「保險合同」(條文連結參考:http://www.npc.gov.cn/wxzl/gongbao/2015-07/06/content_1942828.htm),也是用「合同」兩字來表示合約。
  
因此,對岸通常習慣用「合同」兩字來說明合約這個概念。

但是、但是、但是…(以下是重點)



雖然兩岸的法律針對合約這個概念都各有一個慣用詞(台灣的「契約」、大陸的「合同」),但實際上民間卻沒有被強制要求要使用哪個名稱才行!



換句話說,在台灣,房東和房客簽署了一份租賃合約,無論寫成租賃「契約」、租賃「合約」、租賃「合同」、租賃「協議」、甚至寫成租賃「備忘錄」,只要內容實質有效(這部分有點複雜,我們後續再說明),不管名稱是甚麼,都是有效的租賃合約。

此外,根據筆者的經驗,大陸的司法以及商業實務,對於合約「名稱」的看法也跟台灣相近,重點在於內容是否實質有效,而不在於名稱是否與法律慣用語相同。因此,在當地簽署一份買賣合約,名稱用「訂購單」、買賣「合同」、買賣「契約」、買賣「合約」都可以,只要內容實質有效即可。

筆者個人的習慣是使用「合約」,兩岸法律慣用語各取一半湊起來,剛剛好,大家都看得懂。

(中文真是博大精深又兼容並蓄,還能消弭文化及立場的差異)

到了外語區,英文通常會用Agreement或是Contract這兩個字來說明合約的概念。

例如美國的統一商事法典(Uniform Commercial Code, UCC)1-201(General Definitions)(b)(3)(12)這兩款定義,就有相應的區分說明。不過,筆者的經驗也和大陸經驗一樣,使用Agreement或是Contract、甚至使用其他名詞來作為合約的名稱,其實都可以,重點也都在於內容是否實質有效,而不在於名稱是否與法律慣用語相同。

筆者的習慣是使用Agreement,但其實也沒有特殊原因,只是純屬個人喜好而已,大家如果有其他更習慣的用語,也都可以使用。

綜合上面的說明,我們整理一下關於合約名稱的原則:

1.    合約這個概念,各地法律都有慣用語(例如台灣的「契約」、大陸的「合同」)

2.    各地法律雖然都有慣用語,但實際上製作簽署合約時,並沒有硬性要求必須使用和法律慣用語一致的名稱。

3.    所以,寫合約的時候,大家不要太糾結,喜歡用甚麼名稱都可以;修改合約的時候,也不一定要「糾正」別人使用的合約名稱,只需著重在內容是否實質有效即可。

4.    但是,名稱使用「契約」、「合同」或是「合約」等等,雖然不重要,租賃卻不能寫成買賣,否則就會完全扭曲了合約的性質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完美,永遠都只是相對的(一)

這個標題用在任何一件事情上,都是正確的,甚至寫愛情小說都可以。 這代表什麼? 代表標題的這一句話,符合絕大多數人的認知,甚至可以當成常識來看待。 但是,這句話也是孫悟空頭上的金箍,女王頭上的王冠,避免合約女王隨便發功,走火入魔。 在先前的文章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