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4月29日 星期三

新冠肺炎跟我的合約有關係嗎?(2) -不可抗力的定義-


如果用「不可抗力」當關鍵字,民法裡面可以查詢到15個條文,分別是第231457458508525526606634645654837850-4891920以及第921條這15個條文,另外還有兩個搭便車的第607以及第657條,所以一共有17個條文講到不可抗力

但是,這17條文裡面,沒有任何一個條文有講出「不可抗力是甚麼」

筆者自己認為,這個現象也是一個法律潛規則,那就是:

很多法律裡面用到的文字,立法者都會自動預設「讀者你就是會懂」

因此,筆者有時候覺得,法律工作者有時也是要兼「翻譯」的(雖然寫的都是中文)

回到主題。

條文有寫到、卻沒有告訴你甚麼是「不可抗力」,那你怎麼知道「疫病」算不算不可抗力呢?

這時就得找看看實務見解了。

透過司法院網站查詢的結果,筆者認為以下的實務見解應該是目前「不可抗力定義」的集大成通說:

**法務部法律字第 10603511560 號函(106.09.14)**

所謂「不可抗力」,依司法實務之見解,係指人力所不能抗拒之事由,即任何人縱加以最嚴密之注意,亦不能避免者而言,亦即該事變之發生,由於外界之力量,而非人力所能抵抗者,舉凡天災、地變等非人力所能抗拒之因素均屬之(最高法院 95 年度台上字第 1087 號、86  年度台上字第 442號判決、最高行政法院 101年度裁字第762號裁定參照)

從上面的說明,我們可以得出不可抗力的定義和要件如下:

A.  不可抗力定義=人力不能抗拒的事由=任何人用最嚴密的注意標準,也不能避免的事由

B.   不可抗力要件=(1)不是自己導致的事由+(2)以事發當時、用最嚴密的注意標準判斷後,也會發現無法避免。

假如我們從善如流,用上面的定義和要件來觀察,那麼新冠肺炎或是疫病這件事情:

A.    屬於人力不可抗拒的事由;

B.   不是契約當事人(就是你我)導致的事由(當然,如果你是病毒的創造者,自然就另當別論了)

C.   窮盡現在一切注意標準,你也無法預期會有這種病毒出現,自然也不知道如何避免。(有爭議)

於是,新冠肺炎或是疫病,依照上述的實務見解,應該就可以認定是「不可抗力」。

上述實務見解雖然指出了一條路,可以用來判斷某一個具體事件是否屬於「不可抗力」,但用筆者吹毛求疵的個性來觀察,這個定義還是有2個不妥之處

1.    什麼是「最嚴密的注意」,跟「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程度」一樣嗎?

2.    如果「最嚴密的注意」不等於「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程度」,為何不可抗力的判斷標準,要比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程度更高呢?

舉例來說,一家公開上市、也有參與武漢P4實驗室計畫的國際性醫療企業,可以主張不可抗力嗎?這時候又該如何解釋「最嚴密的注意」究竟是甚麼呢?

關於這個問題,筆者還沒有足夠的智慧來解答,只能說目前關於「不可抗力」這件事情,實務上應該都會採用上述法務部函釋的定義來判斷,而新冠肺炎的疫情,在大部分的情況下,應該都會被認定是「不可抗力」。

下篇文章中,我們再來看看「不可抗力」在民法體系的地位是甚麼,然後再跟這裡提到的定義相互結合,就可以更清楚的了解一份契約裡面,不可抗力的效果是甚麼。

[待續]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完美,永遠都只是相對的(一)

這個標題用在任何一件事情上,都是正確的,甚至寫愛情小說都可以。 這代表什麼? 代表標題的這一句話,符合絕大多數人的認知,甚至可以當成常識來看待。 但是,這句話也是孫悟空頭上的金箍,女王頭上的王冠,避免合約女王隨便發功,走火入魔。 在先前的文章中...